《咏廿四气诗·夏至五月中》
唐·元稹
处处闻蝉响,须知五月中。
龙潜渌水穴,火助太阳宫。
过雨频飞电,行云屡带虹。
蕤宾移去后,二气各西东。
夏至,古时又称“夏节”、“夏至节”。适逢每年公历6月21日前后,太阳到达黄经90°时开始。夏至这天,太阳直射北回归线,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。《恪遵宪度抄本》对夏至做出解释:“日北至,日长之至,日影短至,故曰夏至。至者,极也。”那到底该如何调养呢?今天我们邀请到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健康管理(治未病)中心何海花主治医师来跟大家聊一聊~
神清气和胸宽畅
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中说:“使志无怒,使华英成秀,使气得泄,若所爱在外,此夏气之应,养长之道也。”意思是,夏季要神清气和、快乐欢畅、心胸宽阔,对外界事物要保持浓厚的兴趣,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,这样可以使气机通泄,否则更容易生热,使夏天热邪湿邪趁虚而入,致人体患病。
故,夏至养生首先是养心。饮食、睡眠、运动等养生方式,都要建立 在夏至“神安”的基础上,精神不安宁,一切努力都等于零。“夏至养心”以下三点做起来:
心胸宽一点
夏至阳气过盛,最易扰乱心神,使人不得安宁。这个时候,如果再为生活中的鸡毛蒜皮、蝇头小利而计较,患得患失,心生忧怨、怒气,就会加重阳盛对人体的损害。热邪是《黄帝内经》所说的“六淫”之一,可使人耗气伤津、伤风动血。而忧和怒则是《黄帝内经》所说的“七情”中两个致病因素,可伤肺、肝。热邪和忧怒相叠加,人就特别容易得病。所以,夏至时节让心胸宽大一点,不比、不争,不胡思乱想,顺其自然,淡泊名利,心神自然会安宁。
应酬疏一点
无论是工作上还是人际交往, 应酬都是成年人的一项高频活动。 但是夏至到来,要让应酬尽量稀疏一点。高谈阔论、歌舞酒肉,这些活动不利于宁心静气。所以,夏天最热的时候,人也应该“猫”起来,躲避酷热的伤害,静息以养护阴气。
休闲雅一点
夏至以后,因炎热日甚,休闲娱乐以雅为妙。独自看书、听音乐、品茶,约三五朋友下下棋,都是很雅的休闲娱乐方式。这样可以调养心神,使人变得安静从容,内心宁静。而那些令人兴奋刺激的娱乐方式,是夏至时节应该规避的。
晚卧早起午休躺
我国自古民间就有“嬉夏至日,困冬至夜”的说法。意思是夏天的白天可以多工作活动一些时间,晚卧早起;而到了冬天,夜眠的时间就要长一些,早卧晚起,这是顺应季节特点和阴阳变化的要求。因为,由于夏至昼长夜短,阳气盛极,阴气初始,人受其影响,睡眠时间自然缩短,但这并不影响人体健康,因为顺应就是对身体最好的养护。在顺应自然的过程中,阴阳得以保持动态平衡。是谓合理作息,顺阳护阴。
除此以外,还应顺应一天之中的阴阳变化。中医理论认为,午时(上午 11 时~下午 1 时)是一天之中阳气最盛、阴气初始的时刻,午时小睡一会儿,可以很好地滋阴护阳,使阴阳平衡。同时,由于夏至时节夜间睡眠时间较短,用午间小憩来弥补一下比较好。
适当运动守阴阳
夏至阳气最旺,阴气初始。此时应顺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,以养阳为主。适度运动可以顺应阳气的向上升发,使之不受阻碍,助人体气血通畅。但热盛至极,气温过高时,如果运动太过,汗出过多,反而会耗散阳气,同时也损耗阴气,不利于对初生阴气的养护。所以,运动时间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为宜,运动方式以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等舒缓的方式为宜,避免强度过大。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,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,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,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、淋浴,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、黄汗等多种疾病。
切忌饮食过寒凉
夏季出汗多,饮水也多,胃酸被冲淡,消化液分泌相对减少和稀释,过于贪吃生冷食物,以至消化功能减弱,食欲不佳,因此夏季饮食宜清淡,不宜过分贪凉,以免寒伤脾胃。
夏至时,天气炎热,人体代谢增强,营养消耗增加,需要加强蛋白质的补充,最忌讳因减肥节食,便贪吃凉菜、蔬果而偏废谷物、肉食、牛奶、禽蛋类的摄入。夏季可以吃些苦味食物,能清泄暑热,增进食欲,但要适量。如一天到晚老是喝苦丁茶、菊花茶、胖大海茶、金银花茶,吃苦瓜、鱼腥草、马齿苋之类清热,不仅伤胃,也损阳气。
推荐药膳:
荷叶茯苓粥:
材料:取荷叶1张(鲜、干均可)、茯苓50克、粳米100克、陈皮6克。
做法:
1. 先将荷叶洗净,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;
2. 把茯苓、洗净的梗米、陈皮加入药汤中,煮粥食用即可。
功效:清热解暑、健脾安神。
冬瓜豆腐排骨汤
材料:排骨、冬瓜、豆腐若干、姜、葱、料酒、白胡椒粉、盐、香油适量。
做法:
1. 排骨剁成小段,冬瓜、豆腐切块,葱切段、姜切片;
2. 水中倒入一勺料酒,加入两片姜片,煮开后放入排骨,焯去血沫;
3. 将焯好的排骨洗干净,放入锅内,加凉水、葱段、姜片,大火煮开后改中小火1个小时,然后放入冬瓜,煮20分钟后放入豆腐,再煮20分钟,放入料酒、盐,少许白胡椒粉、香油即可。
功效:清热解暑、养胃生津